所谓“辣招”,是此前香港特区政府为了管理楼市设置的一系列额外印花税,以此来遏制房价。后来由于香港楼市仍旧持续升温,特区政府还曾多次“加辣”。
疫情之后,香港楼市日渐低迷,“辣招”的存在失去了意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开始逐渐“减辣”,但收效甚微。
“撤辣”仅一天后,恒基兆业地产旗下新楼盘销售火爆,开售几小时内就售出首批全部近200套住宅,超额认购率高达34倍,几乎奠定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香港楼市的基调。
因为在“撤辣”中撤掉的买家印花税,针对的就是持有内地身份证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因此撤辣之后,内地购房客在香港购房和香港本地人一样,解除的税负相对更多,优惠力度也就显得更大。
尽管局势大好,但目前香港楼市的火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于“撤辣”产生预期进而导致的观望情绪,这类需求在“撤辣”之后短期得到了大量释放。
在考虑是否要在香港置业时,如果和过往对比,那么如今的香港房价仍旧处于高位,毕竟香港的房价,常年位于世界第一。
且换个角度来看,2023年香港平均租金回报率都位于2%以上,租金回报率最高的九龙可以达到2.59%。2023年11月,全港租金回报率甚至达到了3%以上。
对比之下,2023年一线城市平均租金回报率仅为1.8%,较2022年回落0.06个百分点,全国重点50城租金回报率平均也不到2%。
香港房价尽管高企,但是经历过去两年,资产泡沫已经挤去了不少,现在的价格相对安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上涨的空间更大。
而对于香港来说,尽管网络上相当多人认为香港已经迟暮,还是有更多人在用钱投票,真金白银地押注香港房产。
从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经机场离港的香港居民高达633万人次,但返港的只有580万人次,这其中53万人次的差值,都是移民出去的香港人。
人次并不等于人数,这样夸张的数据不仅失实,还相当偏颇,但这样的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近几年来,香港居民人数确实一直在缩减。
从2020年到2022年,香港总计流失人口18.7万人,仅2022年一年,就流失了近7万人。
目前,香港写字楼的空置率已经达到了12.9%,创下近20年来的新高。商铺租金也接连下跌,一个月就能跌去20%,回到20年前的水平。
2022年,香港GDP增速为-3.5%,去年GDP实际增长也仅为3.2%,对比全年4%-5%的增长目标,确实不算太理想。
前不久,香港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50.31万人,比2022年同期增加3.05万人。
而通过各类人才计划申请来港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24万,其中已经有超过14万人获批,约9万人已经抵达香港。
尽管不少人都说香港在放低引进人才的要求,才能吸引来这么多人,但是毫无疑问,按照高才通的标准,引进的人才,确实是“高端人才”。
近一年来,“香港开户”这个话题逐渐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浪潮,从一部分小圈子里的流行,逐渐成为了不少人普遍共识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内地利率维持在2%左右的时候,香港银行的利率基本都在4%以上,破5%甚至超6%,都是极有可能的。
2023年,香港外汇基金录得2127亿港元的投资收入,补上了2022年亏损的缺口,外汇基金的总资产还增加了98亿港元,累计盈余达到6524亿港元。
香港保监局最新披露的2023年保险业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为590亿港元,同比飙升27倍。
原因也是一样,香港部分储蓄型保险产品的股票配置占比最高可以达到75%,在香港一些保险公司的宣传中,储蓄分红险预期利率甚至可以达到5%-7%。
但内地保险产品的资产配置更偏向债券资产,险资的权益投资占比合计不超过25%,因此复利的固定利率为3%,投资收益相对较低。
以3月12日周大福的金价为例,内地周大福卖出金价为每克663元,香港周大福卖出金价为每克647港币,约合594人民币,价差也有近70元人民币。
而无论是银行开户、购买保险、购买黄金还是高才通计划,可以发现,香港现在吸引的内地人,毫无疑问,都是中产甚至中产以上的精英。
香港量涌入深圳商场,救活了深圳各大口岸附近不少本已冷清的商圈,更不要提盒马、山姆、开市客等大型仓储式超市,香港人几乎成为了这些商场的财神爷。
过往,往往是有钱的香港人拿着大笔钞票到内地投资,而内地的普通游客进入香港,买一些比内地便宜的普通商品。
其实香港在国际竞争力上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当然新加坡也不断在自强,香港跟新加坡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国家的坚强后盾,我们叫‘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个是新加坡没有的。我们把优势发挥好,还是可以一直保持国际领先的竞争力,我有信心。
从此香港开始一路腾飞,但是在一次次的环境变化下,香港的人不断来来去去,有人留在香港,也有人选择离开。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每一次变化中,都有人抓住机遇,从此收获大笔财富,香港也一直屹立不倒,始终站在国际前列。
正规买足球app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