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可能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炸裂的新闻:箭元科技携手淘宝,官宣启动火箭送快递试验!
按照公开的消息,双方正在联合搞一项利用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运送快递的研究项目,目前已进入试验准备阶段。而且这个计划不是未来计划,在年内就要进行首次载货火箭回收试验。
据悉,为该项目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的火箭公司“箭元科技”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一家民营火箭公司,旗下主要产品为“元行者一号”中大型不锈钢可复用液体运载火箭。该型号火箭的头段设计了快递货仓,体积120立方米,可运输货物10吨。
关注这个行业的朋友应该了解,箭元科技这两年重点发力火箭回收技术,并且在去年取得了巨大突破。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一子级落水回收试验是国内首次4.2米全尺寸不锈钢大型液体运载火箭落水回收试验。试验模拟了动力制动后箭体自由落体、落水冲击、打捞回收等多个剖面和流程,通过发动机制动后极限高度箭体落水和海上回收,获得了箭体入水及海水浸泡下箭体及产品状态参数;回收后贮箱、发动机、伺服机构等核心产品状态良好,试验取得成功!
淘宝联手箭元的消息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之后,社交网络上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讨论层出不穷。
有网友兴奋地憧憬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只需在淘宝轻松下单,无论是身处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小时达”的极速配送服务。想象一下,那样的物流速度,岂不是比闪电还要迅捷,简直酷到不行!
另一位朋友则是半开玩笑地期盼着,未来在淘宝上,那些仅需9.9元就能抢到的超值包裹,或许能搭配上火箭快递的豪华服务。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谁又能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呢?
既然我们已经打开了脑洞,那就不妨再大胆一些。如今火箭回收技术年年取得突破,如果将其应用到陆地运输上,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像淘宝这样的平台,或许能借此开创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为急需救命的病患送去紧急药物,为抗灾抢险提供第一时间的支援……这些或许都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然了,我们也不妨再幽默一把。说不定哪一天,外地的朋友就能惊喜地发现,他们在闲鱼上淘到的小米汽车,已经由火箭快递稳稳当当地送到了家门口(这是近期很火的一个梗,懂得都懂)。别忘了,这种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是高达10吨哦,装下一辆小汽车,对它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通过公众在社交网络上热议和调侃的情况来看,用火箭发快递这种看似天马行空的构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民间支持。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期待,也展示了淘宝与箭元这次联手所带来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玩笑过后,我们不禁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用火箭发快递,真的可行吗?这看似荒诞不经的设想,是否只是天方夜谭或营销噱头?
事实上,用火箭送快递,甚至送人,这种大胆的构想并非完全脱离现实。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与之相关的闪光时刻,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一天,或许并不遥远。
早在1928年的科学航空学会年会上,被誉为“欧洲火箭之父”的赫尔曼·奥伯特就提出了一种小型自动制导火箭的构想。他设想这种火箭能够在600至1200英里的距离上运载紧急邮件。这一前沿的设想很快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人们看到了火箭除了探索太空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仅仅三年后,一位奥地利工程师就使用火箭成功地将102封信送到了5公里外的地方,这一创举还得到了降落伞的辅助着陆。后来,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在2006年被英国搬上了荧幕,电影《火箭邮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一故事。
时间来到1944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乘坐火箭从纽约飞往洛杉矶,全程仅需1小时。这一设想虽然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但它无疑为火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
到了1959年,美国人在佛罗里达州的海军基地发射了一枚装有3000封邮件的火箭。令人振奋的是,22分钟后,这枚火箭成功落在了700英里外的目的地。美国邮政局局长对此充满期待,他提出:“未来我们用火箭送信。几个小时内,信件就可以从纽约到达加利福利亚。”这一实践不仅验证了火箭运输的可行性,也让人们看到了其巨大的潜力。
进入90年代,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俄罗斯发射了一枚装满各种宣传资料的火箭。最终,“信箱”溅落到太平洋,由美国人回收并送到西雅图展览。这一事件再次证明了火箭在运输方面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涉足火箭发射领域。国外的马斯克凭借其SpaceX公司成功地将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在国内,也有包括星际荣耀、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箭元科技等多家企业在火箭发射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综上所述,搞火箭发射货物在技术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题。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的可持续运营。
关于火箭送货物,尽管这条路还很长很艰难,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用火箭大规模发快递的日子或许真有一天到来,并且中国有望在该领域取得领先。
比如在今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今年“”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更早之前,我国下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全面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空间资源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
在政策的引导鼓励下,一大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两年,各种无人机送快递、飞行汽车飞跃广州上空、火箭试验送包裹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凸显了中国科技创新迈向空天的向生力。
在美国,马斯克已经把火箭发射的价格卷到“白菜”价格。现在,随着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搞火箭,未来只会更便宜。
“任何科技创新,只要在中国大规模落地,都会把价格打下来。”这句话已经被无数次的实践所证明。这句话背后是,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中国的企业凭借着高效的生产和运营能力,使得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价格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国的落地和应用,这一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来,推动中国科技创新走向更加广阔的前景。届时,普通人真有可能收到火箭快递来的9.9包邮的包裹。
正规买足球app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