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江苏省江阴市临港街道长江村滨江西路368号
电话:13914331777
手机:13906120099
邮箱:InFo@schuiyuanyuan.com
网址:http://m.xifuxianhuo.cn
对于仍未摆脱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基本省情的安徽来说,县域经济的振兴更是举足轻重。2023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安徽全省比重超过47%。
放眼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大潮,有的县,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加速突围;有的县,则徘徊不前、陷入困局。
历史上的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市)都是安徽沿淮地区出了名的“穷县”——当地民谣“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道尽了这里曾饱经的沧桑忧患。
可就是这么一个曾经的“穷县”,随着安徽“第三城”滁州市的异军突起,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新兴产业“现象级”成长的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一任接着一任干,近年来发展速度尤为迅猛,2017年以来生产总值连跨四个百亿元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县域突围离不开市域带动,而市域整体向上更离不开县域支撑。这条县市联动、向新向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深刻的启示意义就在于:
谋事是支撑。凡突围,必聚力。干成几件大事,抓实几个产业,就能撑起发展之“局”,崭露腾飞之势。
相比城市,县域经济体量偏小,基础设施偏弱,招商引资上没有地级市的优势条件,又面临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较难留住人才,在白热化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迫切需要找出一条适宜自身的发展之道。
而难就难在这里。很多县域陷入发展困局,不是没有发展意愿,也不是缺乏行动力,但一些地方到头来却是“打了一通乱仗”。
究其根源,有的是“势”上踏空,错过发展大势,没能结合自身优势,产业规划不科学,招商引资只看眼前,“捡到篮子都是菜”,招来的项目产业层次不高、效益不好;
有的是“事”上失序,产业布局、发展大环境一旦受挫,干部心气神便难以提起来,有的不作为,追求安逸舒适、“佛系”“躺平”;有的乱作为,违法乱纪,这些又会给发展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凤阳石英砂、石灰石“两石”资源丰富,特别是石英砂资源,远景储量达100亿吨,岩矿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达到了99%以上,储量、品位和综合利用价值均居全国第一。
由于企业技术门槛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凤阳的石英砂主要作为建材辅料、家居装饰材料以及日用玻璃生产原材料等。
当地马路牙子堆着半尺高的白色尾泥。住在矿区周边的女孩子,都不敢穿白衣,否则出门不久就变成了“灰衣”。
前些年,国家大力治理产能过剩,凤阳县关闭了水泥生产线,却也敏锐地意识到,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契合新发展理念导向、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是另一块广阔天地。
石英砂,是生产光伏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变以往的挣“低附加值又污染”的小钱,为赚“高附加值又环保”的大钱,岂不是双赢?
2018年,凤阳关停了200多家“小散乱污”企业,规划建设了大庙石英产业园,实施石英砂行业退田入园、退河入园、退林入园。
“双碳”战略的落地,特别是以太阳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方兴未艾,让凤阳有了顺应大势、谋定而后动的“笃定”:在战略规划上,凤阳下定决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光伏产业。
翻开凤阳县“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到凤阳县连续三次将发展硅产业写入其中。十多年间,正是秉持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从“初步形成全国性日用玻璃集散中心”,到“打造‘千亿硅谷智汇大基地’”,凤阳产业发展向“高”攀爬,向“新”而行。
凤阳把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县领导“逢会必讲光伏、逢人必谈光伏”,利用一切契机推进凤阳光伏产业、招引光伏项目。
2016年,福莱特作为首家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落户凤阳,先后签约4期项目,完成投资超200亿元;
2023年,凤阳县光伏产业链产值327.5亿元,同比增长104.8%。光伏玻璃产能接近全国1/4规模,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玻璃生产基地。
光伏砂,即使在行情不太好时,也卖到每吨400元左右。随着提纯技术再提升,砂子的价格可能还会翻一倍。
比如,尾泥尾砂的乱排乱放,一直是矿区整治难点,凤阳曾因此花15亿元为“母亲河”濠河“通肠洗胃”,治理成本不可谓不高。
有了大企业的技术加持,大庙镇党委孙威不再神经紧绷:“昨天,一家水泥厂联系我想要购买园区企业100万吨尾泥尾砂,一吨20元,就是2000万元的销售额。”
站上产业变革大势“风口”,滁州吸引全球光伏20强企业中9家落户,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产能均占安徽全省一半以上,正向着建设“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渐行渐近。
县级行政区,光靠自身力量“闷着头干”是不够的,顺应国家大势,巧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外力”,是一条捷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最大的“势”,对于和南京“打得火热”的近邻——滁州来说,紧扣这个“大势”,尤为重要。
相比来安、全椒等县市,凤阳距离江苏还有一定距离,缺少省际毗邻区的“近水楼台”之便,但凤阳的“融长”之路,有着自己的一套打法。
“我很早就出去打工挣钱,在江苏一家工厂学机器维修,2016年回家时,我看村里起了老大一片工地,一打听才知道,小岗要建一个很大的厂,我想这么大的厂,肯定有很多设备要维修,后来工厂开始招工,我就办好了离职手续,总算回家来了!”
崔正行看到的“老大一片工地”,就是小岗招商来的老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盼盼食品。2017年,怀着在“农村改革第一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愿望,盼盼落户小岗。
“我们的食品、饮料,是做给我们的亲人吃的,做给我们的亲人喝的”,一进厂区,几行大字十分醒目。2023年该公司产值达到4.5亿元,员工约500人。
这是怎么做到的?凯盛浩丰小岗村基地副经理高宏伟解释说,园区的智慧玻璃温室采用了中建材集团自主研发的4毫米超白减反无影玻璃,透光率高达91%,高散射率确保每一棵植株均匀享受阳光,该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用工业化思维提升了农业发展质量。
4月的凤阳街头,不时可见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的宣传标语,这个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累计签约绿色产品项目12个,总投资63.4亿元。凯盛浩丰和盼盼食品都是展会上的“宠儿”,连带去的展品都被“一扫而空”。
背靠长三角巨大市场,凤阳的绿色食品销路打开了。同时打开的,还有明中都皇故城旅游区、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宿、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条条乡村旅游线路。在这些线路中,操着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全国多地方言的游客纷至沓来,购买农产品、住宿、餐饮等消费,带旺了文旅产业。
如今,乐享晚年的“岗一代”不再担心温饱问题,“岗二代”们忙于打拼事业,“岗三代”们学成归来,成为建设小岗的新力量。
当年,小岗人用摁“红手印”的方式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的新小岗人,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势”,传承着小岗的改革基因,发展有小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地处沿淮的凤阳,虽未占地利之便,但却以小岗村这个最大的品牌,撬动了最大红利,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凤阳看滁州,更足以凸显出,全面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滁州上下最大的共识和果决的发展行动。
然而,招商竞争早已是一片“红海”,“个头小”的县级行政区,怎么在一群“大个子”的竞争对手里“抢到球”,如何让眼光高的龙头企业“看上自己”,大家都在绞尽脑汁。
早些年,凤阳招商干部就“盯”上了正泰,一位干部加了正泰中层干部的微信,在微信里聊了整整两年都没见面。对方态度有点不冷不热,一副“县里接不住我们的大项目”的意思。
2021年,因一个契机,凤阳招商干部等了许久,终于找机会约到了他。正泰的干部坦言,感受到凤阳的诚意,但对县里的条件和能力还不够信任。
几经辗转,对方终于牵线月底,滁州市主要领导率队在杭州拜访了正泰集团一把手,促成了在凤阳的投资,正泰投资80亿元。
正泰项目2023年6月要投产,企业反映需要建变电站,由于凤阳县供电归属蚌埠供电公司,凤阳县主要领导和工作专班轮番前往蚌埠沟通对接,最终在4月底完成变电站建设。
2个多月时间,不要说建一座变电站,连设计、招投标都完不成。凤阳的惊人速度,让正泰上上下下大吃一惊。
2023年6月3日,正泰一期产品下线。正泰集团一把手专程赶到凤阳县,那天他笑得格外开心,并在活动现场签订投资100亿元的二期项目。
论产业基础、基础设施、人才规模,县级行政区比不过地级市,要留住好项目,只能拼诚意、拼服务。不怕被拒绝、不怕麻烦,“热脸遇冷脸”更被招商干部视作常态。
在他们看来,开始时对你冷脸以待的,往往恰是实打实干项目、做产业的,而那种过分热情、把百亿挂在嘴上的人却是最该防范的“坑”。
为了招商,凤阳各级干部几乎全员上阵,该县组建了六大产业链专班,县领导带头,四大班子人人有任务、个个定目标、一级带着一级干。
从2020年每一周一次的千亿硅谷指挥部工作调度会,到近年来每两周一次,至今已坚持开了110多次。
“首问负责”“即申即享”这些做法在凤阳已经成为常态,现在凤阳干部想的最多的是“你能提前为这个项目做什么”。
这种实实在在的干事创业态度以及高效的工作布局,创造了百亿元级投资大项目落户小县城的一个个“名场面”:
项目带来资金、带来人才、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带来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思维。
对于一个县域而言,这些都抬高了发展水位,由此也能练就更高的“游泳技能”,锤炼推动发展的更加专业化本领和能力。
这也是滁州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心得”。由于近年来不断有百亿级体量大项目落户,如今,滁州已经能对一个重大制造业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各个环节进行更加清晰的节点安排,通过专业化的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实现快速投产。
“那种需要建设50万至60万平方米厂房的制造业大项目,半年多建成投产,完全有把握能做到。”滁州的负责同志曾信心满满地说。
一些县级行政区难以适应转型,摆脱不了“放任不管或一关了之”的“二极管”思维,要么环境脏了,要么产业“黄”了,有的资源县一直没有过绿色转型这道关。
2021年4月,时任凤阳县委、县长朱林正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通报而急得彻夜难眠,用他的话来说:“压力巨大,睡不着觉,一心想着怎么整改和发展。”
当年4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当天就收到群众举报,反映凤阳县机动车拆解行业环境污染严重。
通报指出当地存在“督察转办信访件查处不彻底”“非法机动车拆解点环境污染严重”“非法拆解问题始终整而不治”3类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凤阳县刘府镇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报废汽车拆解利用集散地,但由于当时市场多是自发、无序、小作坊式个体经营,废旧汽车拆解不规范、不科学,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
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点名”、限期整改通知,无异于对当地党委政府的“当头一棒”。巨大的压力下,怎么整改?废旧机动车拆解行业还要不要了?
整改期间,凤阳县依法取缔非法机动车拆解点,由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进行处置,清理各类废铁废钢、污土废渣等1.1万余吨,已全部转运并规范处置等。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