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铁路建设稳步复苏,根据国铁集团披露数据,2023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平稳运行,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底,国内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年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其中,国家发改委数据表明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家能源局数据表明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约2.93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升盈利能力为全年经营管理的核心要务,全体员工团结奋斗,为2023年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公司抓住国铁集团移动装备新造投资回升的契机,在保证产品交付和保持稳固市场地位的同时,全力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关键技术持续突破,CR450完成高速性能试验,刷新多项速度纪录,国产两万吨重载列车自动驾驶试验成功,推动我国自动驾驶列车迈入“全自主时代”;根据RT轨道交通网统计数据,2023年公司城轨牵引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连续12年行业领跑,永磁牵引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公司市场份额领先;检修和海外业务持续推进,检修收入大幅增长,在亚洲、欧洲和美洲获得多个海外订单;轨道工程机械方面,接触网作业车斩获国铁集团长大坡道车辆项目批量订单;通信信号业务持续推进,城轨信号业务全年中标5条线路,创历史新高,FAO和市域地铁信号系统双双实现首单突破;此外,在重庆地铁实现供电系统集成关键突破,门板块业务中标金额大幅增长。
在新产业300832)方面,IGBT模块交付在轨交、电网领域市场份额大幅领先,占有率国内第一,新能源市场快速突破,根据NE时代统计数据,公司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达100.55万套市占率12.5%,排名第三,集中式光伏IGBT模块市占率快速提升,组串式模块实现批量供货,超精细沟槽7.5代STMOS+产品效率提升明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MWIGBT制氢电源助力国内首个万吨级绿电制氢项目成功产氢,第三代1200VSiCMOSFET芯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半导体三期项目迅速推进,宜兴产线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全年销量持续提升,根据NE时代统计数据,全年装机24.8万套,排名进入行业前六,新获北汽、上汽等多家优质客户订单,配套整车厂出口海外产品超2万台套,打造多合一产品平台,完成70-120kw多款产品开发;根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国内新签订单18.6GW,排名首次升至前三,矿卡电驱系统、风电变流器、中央空调变流器持续批量交付并斩获新订单,矿卡电驱实现大吨位矿卡批量订单突破,中压轧机订单大幅增长;传感器业务新建39条产线,产能持续提升,交付量大幅增长,国产自主车规级霍尔ASIC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海工装备国内市场新签多个订单,重型深海挖沟敷设装备成功下线,填补国内空白。
公司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具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的综合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全面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秉持“高质量经营,高效率运营”理念,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在夯实提升轨道交通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轨道交通外市场,打造新的增长点。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具有“器件+系统+整机”的产业结构,产品主要包括以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为主的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等。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轨道交通以外的产业,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变流产品(主要包含:风光储氢设备及光伏工程、矿卡电驱、空调变频、冶金变频、船舶变频)、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传感器件、海工装备等领域开展业务。经过多年的研发积淀和技术积累,公司已经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成为在电气系统技术、变流及控制技术、工业变流技术、列车控制与诊断技术、轨道工程机械技术、功率半导体技术、通信信号技术、数据与智能应用技术、牵引供电技术、检验测试技术、深海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
就采购模式而言,公司采用“统一管理、专业归口、采购分离”的模式,建立了统一的采购制度、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实施集中采购和推进统一的采购平台,从而保证采购质量,实现降本增效。
就生产模式而言,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计划管理模式,根据销售订单以及以往销售情况制定销售计划,基于日常需求评估和产供销协调准备一定数量安全库存,确定生产计划。公司以“精益高效、动态管理、综合平衡”为理念,搭建起适合公司发展的集成化、动态柔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生产计划体系。
就服务模式而言,公司建立了覆盖重点客户、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通过“服务本部-服务办事处-服务站”服务管理模式,切实履行第一时间响应,保证客户能随时获得售后服务、技术支持、质量反馈和投诉咨询。
就销售模式而言,公司通过市场化公开投标、竞争性谈判、客户单一来源采购、客户询比价等方式获取订单,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销售。公司目前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实现销售。
就研发模式而言,公司坚持“战略牵引”和“市场导向”双轮驱动,从战略角度和市场角度确定科研项目,开展具体科研工作。通过引入IPD及项目铁三角理念,将技术创新的前端扩充到市场研究和产品规划,后端扩充到量产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产品从战略规划、科研开发到市场退出的全过程管理。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G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所属行业为“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4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和通信信号系统,其各自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4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下的具体细分领域。
公司新兴装备002933)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变流产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传感器件和海工装备,其中有部分产品用于轨道交通领域。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基本特点是核心技术门槛高,客户对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均有极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具备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将以核心技术为驱动,不断创新,围绕铁路、城轨、新能源、矿山、港口、冶金等应用场景,打造更加智慧、更加绿色的高端装备。公司长期积累的自主核心技术、从器件到系统到整机的多领域专业能力,是轨道交通及工业高端装备行业的主要门槛。
公司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可生产覆盖机车、动车、城轨领域多种车型的牵引变流系统。公司牵引变流系统产品型谱完整,市场占有率居优势地位,以城轨领域为例,根据城轨牵引变流系统市场招投标等公开信息统计,公司2012年至2023年连续十二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在轨道工程机械领域,公司下属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是国铁集团三大养路机械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共拥有约79项行政许可,可生产重型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大型养路机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等多个系列共计50余种产品,并且不断向客运专线、城轨市场开拓。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公司建有6英寸双极器件、8英寸IGBT和6英寸碳化硅的产业化基地,拥有芯片、模块、组件及应用的全套自主技术。公司生产的全系列高可靠性IGBT产品打破了轨道交通和特高压输电核心器件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目前正在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装备的核心器件自主化问题。据NE时代统计,2023年公司在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进入行业前三,市场占有率达12.5%。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在夯实提升轨道交通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布局轨道交通以外的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工业变流领域,公司在矿卡电驱、空调变频器等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积极拓展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制氢电源等新能源装备业务,其中光伏逆变器持续扩大市场版图,全年中标超17GW,国内排名进入行业前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全年装机超24.8万套,装机量排名及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国内市场排名进入行业前六。传感器件稳居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领域位居行业前列。
公司将始终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做强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持续商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为社会提供智能、安全、绿色、舒适的高端装备,成为交通与能源领域电气系统全面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宏伟蓝图,《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双碳”等国家顶层战略的持续实施,为公司轨道交通和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广智能化、数字化交通装备,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倡导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是我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方向。同时,“双碳”背景下,国家大力开展“公转铁”实施铁路运能提升,重载货运机车仍有较大潜力;城际高速铁路作为“新基建”核心工程,城际/市域领域发展迎来良好契机;智慧赋能、融合创新成为城轨产业发展主方向,市场机遇众多;轨道交通检修后市场容量巨大,产业增长趋势明显。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是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双碳”背景下,国内新能源发电产业“风-光-储-氢”市场多点耦合爆发,市场前景巨大,蕴含无限商机。联合生态伙伴构建一个风、光、储、氢与电控技术深度融合的端到端技术生态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此外,在“双碳”政策推动下,能源低碳转型将带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半导体器件和传感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领域,形成了突出的科技创新实力,并遵循“同心多元化”战略向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延伸。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已形成电气系统技术、变流及控制技术、工业变流技术、列车控制与诊断技术、轨道工程机械技术、功率半导体技术、通信信号技术、数据与智能应用技术、牵引供电技术、检验测试技术、深海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558项有效境内外注册专利对核心技术进行保护,与此同时与相关人员签署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CR450项目高速性能试验,基于PCU的换装变流器助力整车创3项新速度记录,充分验证了公司在新一代高铁动车组上的技术领先地位。机车自动驾驶系统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获国内首张SIL2级认证证书,机车自动驾驶产品获朔黄铁路批量订单。光伏产品获得行业首张大功率鉴衡L4直流拉弧检测认证,具备行业领先直流侧端子温度检测、拉弧检测、智能分断三重防。
正规买足球app排行榜